返回栏目
首页八卦 • 正文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近年来随着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的国外剧作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外国作品基本都是韩剧或者欧美剧,欧美剧中包括了美剧、英剧等等,由于语言的关系统称欧美剧,或许在我们看来英剧和美剧是差不多的,但是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

 

  许多人分不清英剧和美剧,把它们含混地统称为“欧美剧”——大概是因为都说英语吧。可是如果你在有英剧迷在场的地方分不清英剧和美剧的话,可是会被鄙视的呢。

 

  其实刷剧量够的老剧迷都知道,看多了剧,即便不看简介,随便放一段,也能立即猜出是英剧还是美剧。毕竟,二者虽然都讲英语,其文化内核可是有着割裂式的对立(毕竟,一个说的是英式英语,一个说的美式英语啊。)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一、表达方式上:含蓄内敛VS豪迈奔放

 

  英剧台词念得很高级,各种老式语法用得炉火纯青,英国人自己应该看得很过瘾吧!就像我们看《琅琊榜》、《甄嬛传》念文言台词的年代感。英剧的幽默大多不像美剧那样直接黄暴得直击你的G点,它想方设法提高笑点的高级度和隐晦感,我们称之为幽默感。这种幽默感不是让你爆笑那种幽默感,而是会心一笑,还有余音。英剧的让人特别舒服的一点就是它的含蓄——它不会用一些低级的桥段来侮辱观众智商,也不会反复念一些跟主题有关的台词,看下来处处有惊喜。

 

  美剧燃的很燃,炸的很炸,污的很污,笑的很好笑,看完之后让人感觉非常爽。美国人的幽默感很直白,能让你开怀大笑,甚至拍桌跺脚那种。这种炸裂的喜感就像美国人的热情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表达方式也足够直白,台词、情绪、主题、背景等都像全然呈现在你眼前,看起来非常过瘾,也非常便于理解。

 

  但凡好一点的英剧,都会有一个相应的美剧版本,例如什么《飞天大盗》、《House》、《同志亦凡人》等等。但拍出来的味道与英剧截然不同,不能说优劣,各有其特色,而且这种特色由于文化差异等不一样,往往在英剧里没那么出彩的地方,在美剧里能鬼斧神工一样让人拍案叫绝。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二、主题深度上:高冷深刻VS通俗易懂

 

  据说剧迷鄙视链是这样的:英剧>日剧>美剧>韩剧>港台剧>大陆剧。自称英剧迷的人多少有一定的“品位优越感”,总体来说,英剧的主题也确确实实比美剧深刻。

 

  这一点表现在:英剧中关于深刻主题探讨的剧集所占比例较高,也就是说大部分英剧都在探讨一个深刻的主题,并且把社会最阴暗的一面拿出来;而美剧侧重于娱乐性、创意性强的剧集占美剧比例较高。而且大部分会有一个感受:许多英剧暗含诸多隐喻,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历史政治储备,不太容易Get到它的点。美剧就不一样,埋的梗通常是妇孺皆知的,大众一看便懂。

 

  英剧多是在探讨深刻、阴暗、引人思考的主题,比如青春剧《皮囊》,它是一部关于青春阵痛、青春伤痕的剧,剧集中所描绘的情节诸如有家庭暴力、爱上老师(伦理)、彻夜放纵等;比如最近刚出第三季的《黑镜》(不过从第三季开始由美国netflix公司接手,延续了前两季的风格)。情节就涉及到国家政治、社会阶层的对抗、人工智能与人的未来、人与自己的恐惧的关系等等,有人说相比《西部世界》,《黑镜》更可能是人类的未来;再比如《真实的人类》,它是一部科幻片,它表面所探讨的是科技高速发展下,未来社会中人与机器如何相处,深层次探讨的是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即大家互不相信彼此。

 

  同样题材之下,美剧的表达方式与主题就更接地气一些,没有那么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夺么高瞻远瞩,它更多的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过程,多用酷炫的剧情与特效来加分,例如《尼基塔》、《国土安全》,剧情紧凑,情节精彩,脑洞也很大。但是看过之后不会让人深思剧情与现实之间的关联,与韩剧类似,看的时候会很吸引人,然而没有吸引人到想看第二遍、第三遍的地步。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三、题材风格上:严肃大胆VS随性夸张

 

  严肃和大胆看似很矛盾,实则不然。英剧的题材偏严肃是没错,但剧情的展开往往大胆而精准。说它精准,并不是说它的正确,而是逻辑上的自圆其说,主线鲜明,能够很好地呼应主题,始终智商在线的感觉。美剧则不然,题材看似多样化,实则始终在生活剧与反恐剧两个大类里绕圈圈。

 

  英国能且制作了更犀利的剧本。不在于特效,或者演技,或者配乐这些方面,而是在于剧本。剧本大都非常大胆,由此可见英国人民在政治上的自由度应当是相当高的。在英国可以找到犀利如一把刀子的剧本,而这些本子往往是美国同行不太敢拍的。比如《SILK》,让观众对司法系统绝望?绝对不行。《黑镜》这种恶意从屏幕里满得要溢出来的剧就彻底别想了。《纸牌屋》算是为政治讽刺剧填了个缺,像是揭露了权力的真相,实则也是避重就轻,对主角形象的塑造总体是积极正面的——总之是绝对不敢像英剧《是,首相》一样把权力领导者丑化成百无一用的提线木偶一样的。

 

  反映社会现实方面,两国关注重点不一样。英国不愧为诞生了《资本论》的国家,相对来说更喜欢拍阶级对立题材。《南与北》、《纺纱厂往事》、《唐顿庄园》这种,黑起本国资本积累初始阶段不遗余力。另外英剧的现代剧、言情剧里也很喜欢把阶级差异当做背景。美剧爱拍种族对立种族冲突,比如《法律与秩序》,这个单元剧特别长,各集案情里黑过非洲裔的民权运动是如何撒泼打滚给社会找麻烦的,黑过msl家族是如何迫害妇女搞荣誉谋杀的,黑过拉美裔从老家不远万里到美国贩毒贩枪的,黑过天朝偷渡贩卖人口zhengzhi迫害避难的……但是同时为了政治正确,还要在主角的种族分布上搞平衡,尤其洛杉矶篇里,除了最大领导,检察官是白人之外,常驻主角涵盖了一群五颜六色的华人、黑哥、毛熊、老墨,充分表现了加州各族人民在白人精英带领下,共同努力奋斗实现美国梦的主旋律精神。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四:制作团队:创作自由VS受制于市场

 

  美国的电视台收视率竞争堪称惨烈,而且收视集中度非常高。每个电视台都需要每年推出新剧,剧集的制作成本也很高,所以美剧都有pilot的概念,还有续约的概念。这就造成了美剧大多以系列剧的形式出现,每周一播,一般1小时单元剧一季度的集数在20集左右。美国的单元剧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能超过100集的优质单元剧是屈指可数的。

 

  英国普通电视台一共只有5个频道,BBC等国家电视台是不依靠广告赚钱的,也不放广告,所以电视剧的制作是完全看项目团队的愿景,英剧有Sherlock/Hustle等大制作,也有Eastenders/Yes, Minister/The Office等小制作,由于预算问题,大制作每季的集数是很少的(像《Sherlock》这样的叫好大作要是放在美国早就一季22集续约了)。而小制作就有那种像中国电视剧一样非常非常长的情况。

 

  制作水平上,大家见仁见智,有很多英剧的剧本是非常好的。

 

  美剧的产量非常大,今年新的美剧至今只有以下几部值得推荐:《罪夜之奔》、《怪奇物语》、《西部世界》。除此之外,大量的新片都是娱乐性非常强的片子,甚至有种学习韩国快速剪辑以带故事节奏的趋势,比如今年的新片《热点推手》、去年的《逍遥法外》,都以快速剪辑来带故事节奏,从而吸引观众,这种片子本质上是在炫技,具有较强娱乐性,而非对故事的深入挖掘。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五:文化内核:血统的纯粹与压抑VS多样性文化的融合

 

  二战后的英国,国力衰落,在世界上话语权的没落,现状还有退欧的闹剧(英国为此出了一部政治讽刺喜剧《权力的猴子》)。英国在二战后依然保留下来相当完整的社会阶级,首先王室和贵族的存在就能维持住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而上流社会的品味,就其定义而言一定要高于普罗大众。社会阶级的存在使得部分创作者和资金流向更阳春白雪、更有自身风格、也因此有更高风险的作品上。

 

  相比之下,美国人的生活就更开化一点,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各种人种混居,他们更追求大众娱乐。本来生活也艰辛,影视剧给他们刺激、给他们快乐这就足够了,这也是资本市场的第一要务:满足观众。好莱坞一线导演、演员都会以娱乐为主,持续火热这么多年的漫威宇宙系列(《蚁人》、《雷神》、《复仇者联盟》)就是一个最好的案例。

 

  这种区别的一个表现就在于对感情的处理方式。英国人比美国人更喜欢克制和压抑感情,所以英剧对感情的描写往往不显山不露水,一个眼神包含千言万语;美国人和美剧是不会满足于这些的,他们要真的把心意都吐露出来、再来上结实的肢体接触,这才能满意。两种风格并无高下之分,无非是两国国情不同的结果罢了。

 

  总结一句,英剧是摩羯座,外表刻板僵硬,骨子里面真心骚到极点,而且非常放得开,爱拿架子,不“内涵”不爱。美剧是狮子座,热情奔放,潇洒不羁,但是不拘小节,显山露水。如果非要有个参照,英剧就如更高水准的日剧,美剧就像更酷炫更有剧情的韩剧一样。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美国垄断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每年向其他国家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时长达到30万个小时,在不少第三世界国家,播出的电视节目里直接来自美国的占六到八成。从早年间的肥皂剧、脱口秀发展到后期的情景喜剧、真人秀,美剧不断进化。后911时代的《反恐24小时》、《迷失》、《越狱》,一度令全球剧迷痴迷。其后历经编剧罢工潮的低谷,类型剧又开始走红,《摩登家庭》、《超市特工》、《生活大爆炸》各有千秋,可谓“总有一款适合你”。

 

  但随着《医神》(House)、《绝望的主妇》等热门类型剧的寿终正寝或无疾而终,以篇幅精致、结构严谨、风格优雅为卖点的英剧,突然让广大网友眼前一亮———谁能抵挡《神探夏洛克》里“福卷”的销魂一瞥,《唐顿庄园》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黑镜》那样既文学又重口的小众趣味?网友甚至认为,“美剧是口香糖,越嚼越没味道;英剧是苦咖啡,越品越回味”。谁是鸡肋,谁是宝贝?咱不妨从环境、内容和体制来看看。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改编这回事

 

  有关剧集血统的一个普遍规律:国产剧“山寨”港台剧,港台剧“临摹”美剧或韩剧,而美剧“师从”英剧……这么比下来,高下立见。美剧确实一直有“移植”英剧的“优良传统”,改编剧集是咋回事呢?美剧《戏里戏外》(Episodes)是有关“移植英剧”的最好解读。《戏里戏外》是为《老友记》(Friends)里Joey的扮演者M att LeBlanc开发的新美剧。剧中,M attLeBlanc将扮演“他自己”———“他自己”刚为Joey捧回了人生第一个金球奖。

 

  《戏里戏外》剧情讲夫妻编剧二人组Sean和Beverly开发了一部有关寄宿学校老院长和孩子们的喜剧,剧集在英国播出大获成功,于是美国电视大鳄邀请他们到美国来改编重拍。到了好莱坞他们才发现:外来文化必须“本土化”成“简装版”来博取收视,电视大鳄不但没看过他们的原版,还拒绝了他们选择角色的要求,请来“肤浅”的喜剧演员M attL eB lanc担任主角。势利的好莱坞和名过其实的“Joey”搅乱了他们的工作步调,也打乱了他们的生活,除了Matt和Sean莫名的“哥俩好”,离间了两夫妻的关系,Matt居然还和Beverly滚起了床单!

 

  更诡异的是,这“傻冒”竟然向编剧提起了建议:你们那套在美国行不通,不能把女主角设置为“蕾丝边”,更准确的做法是让她性取向暧昧些,你想想,在俺们这旮旯,一个剧集搞不好要抻出个八九年,像《老友记》那样到了第十年,你作为编剧肯定想死的心都有了,还指望女主角那么有深度地做“蕾丝边”,剧情咋发展呐!

 

  这恰恰也是今天美剧拍摄环境的写照。用经济学的原理来看,开发新剧目和开发新产品一样需要前期投入,这一笔“沉没成本”,不管开拍多少季都是一样的,所以边播边拍的美剧都是以三五集为单位前进的,继续还是停播,预算主要看收视和广告。对热播剧集,制作方当然希望它“长青”。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走近“美剧体”

 

  抻,还是不抻?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然而在“怎么抻”的问题上,中外手法相差无几。CCTV有个《走近科学》栏目,经典解说词“走近科学体”一度走红。这个文体需要大量使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这样的语句,百度百科有个范文:小区住户收到神秘包裹,包装精美,内容很轻,不像贵重物品“事情远非这样简单”,当他们打开外包装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包裹里居然有个血红手印!是恶作剧,还是恐吓?敬请关注《走近科学》……结论:血红手印是快递员意外打翻红墨水瓶造成的。

 

  美剧素来备受诟病的一点是剧情拖沓,虎头蛇尾,比如《迷失》的歌词大意是:国际航班坠落无名岛屿,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机上大部分人员竟然奇迹般生还,然而事情远非这样简单,小岛状若实验基地,神秘现象频频发生……六年以后,谜底终于揭晓:其实,这些人早就死了。这剧情,是不是也有《走近科学》的感觉呢?哪怕在美国,“沙发土豆”观众也并不脑残。近几年,像《制毒师》、《单身毒妈》、《广告狂人》这样情节复杂、揭示人性、有深度的剧集,越来越受精英观众的喜爱,收视蹿红,显然是符合广大人民呼唤精美制作的客观需求的。然而,更多热爱精美制作的朋友,干脆掉头看英剧去了。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用功的电视寡头

 

  英剧的好看,显然离不开BBC的“领头羊”作用。BBC在电视史上本就是先驱,1936年,BBC受命“领导英国推出电视”,开始全球第一个电视播送服务。如今,英国版CCTV——BBC电视台的资金结构相当特殊:今天每个英国家庭都必须购买一年限的电视执照,每户126.50英镑的收视许可费,确保BBC拥有足够的资金以“教育、通告和娱乐”大众;这笔许可费每年在通胀的基础上增加2.3%,这将在10年内为BBC带来55亿英镑的新收入;此外,BBC还获得来自英国政府的特别拨款,比如“BBC全球服务”,部分经费就来自英国外交部;另外,BBC还通过商业活动和出售节目不断获得收入。

 

  不过,“电视寡头”在英国是行不通的,针对BBC,英国国会曾在1954年通过了新电视法,为了给BBC提供竞争,英国需要开设新的免费电视频道———英国独立电视台(Independent T elevision,简称ITV )。此后,英国电视进入“双寡头”体制。虽然如此,BBC的经费依然源源不断,他们的节目不需要对任何商业广告马首是瞻,这也使BBC可以翻拍不少著名的文学作品,比如狄更斯、简·奥斯丁等作家的名著———那都是耗时费力,所费不赀的。称霸艾美奖和金球奖的《唐顿庄园》,每集是100万英镑的投资;而眼下最火的“迷你剧”,也不例外。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迷你剧”《神探夏洛克》第一季只有三集,每集近90分钟,从策划到拍摄总共花费了两年的时间,第一版60分钟的pilot(预播集)耗资80万英镑,结果BBC看了不满意,要求重写、重拍了个90分钟的版本;而第二季从开机到播出,依然花了半年时间,实乃慢工出细活的典范。

 

  其实作为寡头,犯得着那么勤快么?那当然!要知道,威廉王子和王妃都自称是《唐顿庄园》的粉丝,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更是众所周知的剧集铁杆观众之一!口味,是由观众的素质决定的。

 

  制作水平上,大家见仁见智,有很多英剧的剧本是非常好的,由于预算问题,大制作每季的集数是很少的。还有就是BBC的纪录片制作水平简直就是高得令人发指。而美国的单元剧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能超过100集的优质单元剧是屈指可数的。所以说没办法说到底是美剧好看还是英剧好看,这个都是个人喜好问题。

美剧和英剧有什么区别?美剧和英剧哪个更好看?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