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热点 • 正文

洛夫是谁 诗人洛夫去世原因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中国台湾诗人洛夫先生,于3月19日日凌晨三点二十一分逝世,享年九十一岁,那洛夫到底是谁呢?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

洛夫是谁 诗人洛夫去世原因

  洛夫个人资料介绍

  洛夫(1928年5月11日至2018年3月19日 ),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

  洛夫拥有多部经典著作,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等三十七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五部,译著《雨果传》等八部,特别是《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获奖无数的他2001年推出3000行长诗《漂木》,同年被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一,名列首位。

  在台湾诗坛,洛夫和余光中这两个名字总被联系在一起,有人称其为“文坛双星”,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脍炙人口。虽相较于余光中在大陆的人气,同年出生的洛夫显得落寞一些,但在台湾诗界洛夫的名望颇高。

洛夫是谁 诗人洛夫去世原因

  提起洛夫传奇般的经历,他自称为“二度流放”。“一度流放”,是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创作了诸如《石室之死亡》等最具原创性的现代诗。

  “二度流放”,是1996年从中国台湾到加拿大的温哥华,写于20世纪末、发于21世纪初的3000行长诗《漂木》,是他的诗歌成就又上一个新台阶的标志。

  洛夫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认为,不管在中国还是国外,诗人和诗歌都不可能大众化,也不必大众化,“如果要强调诗歌的大众化,那诗人只能去写歌词了。”

  对于如今读诗的人越来越少他认为是正常现象,他反对一些年轻诗人把诗歌大众化不以为然,“诗歌像流行歌曲一样大众化,品质肯定好不到哪里去。”#p#分页标题#e#

洛夫是谁 诗人洛夫去世原因

  他认为,新诗危机在于诗歌语言的无味、无趣,打油诗、口水诗流行。但他高兴地看到,有许多诗人在为诗歌提升默默地做着努力。

  洛夫在大陆中学时代,宣传奋战,以笔为投枪。去台湾经历炮战和隔海相望的岁月,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抒发感想。

  晚年则移居温哥华,开始对中国诗歌历史回眸,肩负纵向继承的担当。他说诗人和树木一样,回到本土才能长得粗壮。

洛夫是谁 诗人洛夫去世原因

  洛夫前几年和夫人陈琼芳居住在外,生活安稳,他笑言自己的生活毫无诗人的浪漫,“很日常”——早上7点前起床,在书房待三四个小时,看书,创作,或者给老友写信,而当楼下夫人打开收音机,他就知道午饭时间到了。他爱好的运动是游泳,七八年来一直坚持中午游泳。

  关于自己的晚年生活,他说自己有几个“四字箴言”:读书写字、“拈花惹草”、吃喝玩乐。他很喜欢目前完全放松的生活状态,寂静是常态,但他也很享受会友的时刻。

  “有人说,诗刻在石头上面,可能使这首诗获得永久的生命。但石头也好,书画也好,它并不是赋予这首诗不朽生命的载体。”

  洛夫说,一首不朽的诗歌,应该具有文化的广度、深度和民族人文精神的追求,诗歌的意象本身更具有永恒之美的价值。很高兴,洛夫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心愿,希望他一路走好!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