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1979年12月,超级大国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苏联高层本来以为在国力军力的巨大差距下,能够很快结束战争,可没想到的是,阿富汗游击队利用当地多山的地形地势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拖了十年之久,硬生生地把苏联拖到了解体的深渊。阿富汗也得了个"帝国坟场"的美名。
弱小的阿富汗游击队是怎么和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苏联军队斗智斗勇的,我们看下这个经典战例。
1984年5月的一天,阿富汗游击队通过情报人员得知苏联军队要对位于喀布尔以北百余公里近的潘杰希尔山谷地区出动重兵进行围剿。潘杰希尔山谷群山起伏,地势险要,南下可袭击喀布尔市,北上可截断阿富汗北部主要公路,可以说是苏军和游击队的必争之地。
情报显示,苏军将出动数十架米 24直升机和大批步兵投入战斗。米24武装直升机战术技术性能先进,装备有12.7mm机枪、多管火箭发射器等多种杀伤性武器。为了打造一个坚固的空中堡垒,苏军还在米24的驾驶舱下部、飞行员座椅后部等部位安装了5mm厚的金属装甲。这样,米 24能攻能守,几乎武装到了牙齿,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空中坦克"。
游击队曾经多次吃过米24的亏,为了一雪前耻,大家认真研究了它的特点,决定扬长避短发挥地形的优势,制定了一个用步枪打坦克的战术,而是这个坦克还是"空中塔克"。
游击队指挥官将战士们分成诱伏队、伏击队、掩护队3个小分队。诱伏队由坚守在山谷中,吸引米24的火力。伏击队是主力,抽调一些射击技术优良的骨干人员,他们携带高射机枪、火箭筒等武器,埋伏在高出谷地2300m的山顶上。剩下的人是掩护队,负责在山脚和进出山的必经之路上吸引阻击敌人的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