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军事 • 正文

世界第五领土大国:不光能卖大豆 还能造主战坦克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作为南美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足球与桑巴舞,而在国防建设方面,除了购买自法国的“圣保罗”号航母为人熟知外,当年研制的“奥索里奥”主战坦克也能让人眼前一亮。其首辆样车与1984年下线,经过一些列测试后与1990年定型,曾计划生产500辆,但随着冷战的结束,许多国家开始大幅度减少军费开支,巴西也不例外,“奥索里奥”主战坦克时至今日也没能装备部队,成为了昙花一现的桑巴武士。

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主要大国开始装备第三代主战坦克,同时期,虽然美苏关系出现缓和,但隐藏在冷战格局下的地区矛盾开始陆续显现,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许多位于漩涡中心的第三世界国家急需更新武器装备,以应对周边威胁。特别是两伊战争爆发后,双方大战中消耗了大量的坦克,也导致国际军火市场上坦克贸易旺盛。为跟上国际形势,巴西政府于1981年决定自主研制新型主战坦克,也就是后来的“奥索里奥”坦克,同时还打算将其推向国际市场,不仅能获取高额的利润,还能提高国际地位,可谓名利双收的构想。

“奥索里奥”由巴西国内最大的装甲车辆制造商恩杰萨公司研制,车体长7.13米,宽3.2米,高2.37米,采用常规设计布局,车体分成3个舱,前部是驾驶舱,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部,中部是战斗舱,后部是动力舱,整体为钢装甲焊接结构,正面是大倾斜角度楔形复合装甲,两侧装有侧板裙。

当时随着各国新型坦克防护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坦克火力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大口径坦克炮开始流行。随之出现了线膛炮与滑膛炮之争,如今滑膛炮已经成为主流,只有英国“挑战者”与印度“阿琼”依然使用着120毫米线膛炮。而“奥索里奥”在立项之初就将火力放在了首位,并且有两种设计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