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图为建造中的“罗蒙索夫院士”号
近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名为“罗蒙索夫院士”的海上浮动核电站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建造工作,于今年4月28日离开圣彼得堡造船厂。该舰于2007年开工建造,设计满载排水量达到了20000多吨,项目开始时间最早可追溯到苏联解体初期。通过对于一系列的技术升级和扩建,俄罗斯船舶工业终于完成了这一解体后最大船舰的建造。
值得注意的是,该型浮动电站在建造期间进行过承建船厂的转移。从原先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转移到后来的波罗的海造船厂。有意思的是,转交波罗的海造船厂的原因居然是俄政府对于船厂建造进度的不满。
实际上,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在苏联时期,就以建造大型潜艇闻名。虽说建造过一些诸如基洛夫巡洋舰的大舰,但在解体后元气大伤,而且类似海上电站的大型船只,建造经验还是不足。这也是转交给波罗的海造船厂续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图为“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
而后来所转交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在苏联时期建造过“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这款排水量高达数万吨的核动力水面舰艇至今依旧是俄罗斯海军的旗舰。而苏联解体后,由于技术性人才的大量流失,如今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只能建造诸如11356型之流的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仅仅只有4000多吨。但波罗的海造船厂所建造的11356型护卫舰却能实现量产,成为如今俄罗斯海军的中流砥柱,这已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