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军事 • 正文

“战斧”——风光背后的纠结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2017年4月6日凌晨,位于地中海东部的美国海军"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波特"号和"罗斯"号向叙利亚霍姆斯省沙伊拉特军用机场发射59枚"战斧"巡航导弹,作为美国对叙政府军使用化武的回应。套用一句广告词:"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不同的是,这次签字的不再是奥巴马,而是特朗普,可谓"铁打的'战斧',流水的总统"。然而,就是这么一款"御用"武器却屡屡爆出被美军"嫌弃"的新闻。风光无限的"战斧",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纠结?

战功赫赫的"踹门"利器

"战斧"于1983年进入美军服役,由于试验阶段的成功率不算太高,起初并未受到军方重视,这也直接导致其失去了参加1986年空袭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的机会。一手将"战斧"扶持起来的时任海军部长莱曼大发牢骚:"这种'战斧'巡航导弹是典型的文职武器系统,它由文职人员发明和拯救,从来未被列入军方的议事日程。"或许是领导的不满,又或许是那次空袭行动不算太成功,"战斧"终于在5年后得到了一次试用的机会。

1991年,1枚"战斧"正中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军事指挥通信部门,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随后,在长达39天的战略空袭中,"战斧"用80%的惊人命中率向世人展示了巡航导弹的"圈外杀手"本色,风头甚至盖过了同样大放异彩的F-117。时任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麦特考夫少将曾这样评价其在战争中的表现:"在与伊拉克作战期间,假如没有'战斧'导弹,美国飞行员和飞机的损失将会是人们接受不了的。"时任美军参联会主席鲍威尔也说:"我们对巡航导弹的攻击效果感到非常高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