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军事 • 正文

哪位开国上将用亲身经历揭穿苏联援助并非“无私”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核心提示:通过到兵工厂参观,使赵尔陆弄清了中国军队正在装备和工厂正在生产的苏式武器,早被苏军淘汰。赵尔陆还提出要参观航空工厂和研究所,被苏方拒绝。这些事实使他真切地感到,苏联在军品技术上对中国的援助是有保留的,卖给中国的武器装备不少已落后过时,甚至提供的技术资料也不完整,并不是他们口口声声地说的"无私援助"。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梁磊,原题:缅怀开国上将赵尔陆:授衔后不愿穿上将军服在办公室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开国上将赵尔陆,1905年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北三泉村。早年在太原读书时,曾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南昌起义。1928年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供给部副部长,曾赴太原等地筹集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1952年,赵尔陆由华中军区参谋长出任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首任部长。从此,我国国防工业现代化进程便与赵尔陆的名字紧密相连。他深入实际,虚心学习,狠抓"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并取得辉煌战果。这位在战场上永不言败的将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7年2月2日在办公室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

不愿穿上将军服会想起牺牲的战友

赵尔陆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最不愿穿"上将军服"。"为什么呢?"笔者的疑问不禁脱口而出。

面对问题,赵珈珈(赵尔陆的女儿)说:"起先,我也不太理解父亲的这一做法。后来,父亲对我说,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了千千万万的战友,倒下了无数无辜的同胞……"赵珈珈说,"除了授衔时照的标准像和仅有的几张戎装照之外,与我们家人只拍过一张穿上将军服的合影,而且穿着也很不自然。从照相馆回来,一进家门就赶忙脱掉上将军服,让我妈妈把衣服收起来。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父亲穿过上将军服。"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