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妹子,95后,来自汶川震区的她当上了人大代表徐萍,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小组会议上,
因为读到一句话,她的发言戛然而止。在场的代表们发现,这个23岁的姑娘,赧然一笑, 眼泪夺眶而出。“我们国家和人民
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她比许多同龄人更明白,这句话,千斤之重。现场有人小声说:“这是从灾区走出来的孩子。”
青川,这个5·12汶川地震中受灾极重的小县,是她的家乡。
十年后,她佩戴着出席证,走进人民大会堂。红旗招展,心潮澎湃。
投身文化事业,让艺术在基层绽放,她想,这是从受助走向回馈的路。那些勾起眼泪的记忆,都是23岁的年轻身体里
沉淀的力量。“新青年”第11期邀请95后人大代表徐萍聊聊从普通女孩到人大代表这一路《从震区少年,到全国人大代表》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演讲实录大家好,我是新青年徐萍。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一名文化艺术工作者。
十年前的一个中午还在读初一的我,在校门口等待进校的铃声。突然间,耳朵里嗡嗡作响,
我被身边的人拽着往外跑,就在那几秒钟,天旋地转,什么都看不见了在我的身后,
比我慢几步的小伙伴,被压在了轰然倒塌的校门之下。那是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那一年我12岁。
那次灾难中,我失去了亲人,还有很多同学和老师。但幸运的是,那一年,我身边涌现出很多很多人,他们保护关心帮助我,让我渐渐从灾难的痛楚中恢复过来。
2008年的冬天,除了我的爸爸妈妈,我还有了一对 “新父母”。他们在遥远的浙江台州,在一项帮扶活动当中,我们组成了结对家庭。我记得第一次去他们家,
是2009年,那时的我,刚从农村出去,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那天晚上,因为不习惯陌生的房间,我有点儿害怕,结对妈妈见我房间一直亮着灯,
就过来陪我。我睡着前,听到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没关系,阿姨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