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社会 • 正文

国外丝路考古遗址 回顾考古经过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国外丝路考古遗址 回顾考古经过 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首次 在国外发现丝路考古遗址2018年4 月19日,“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在突尼斯国首都突尼斯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

球研究所王心源研究员所带领的空间考古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第三项目“数字一带一路”的资助支持下,

执行“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世界遗产工作组(DBAR- Heritage)非洲研究计划,联合突尼斯、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与方法,

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考古遗存。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中国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这些遗存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

遥感考古新发现10处遗址点:1、2 为军事堡垒(Forts),3、4、5为边墙(Limes),6、7、8为水窖,9为农业灌溉系统,10为墓葬

  此次发布会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世界遗产工作组(DBAR- Heritage)组织召开,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RAD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突尼斯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INP)、突尼斯干旱区研究所(IRA)、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CNR)、

巴基斯坦信息技术学院(COMSATS CIIT)。来自中国、突尼斯、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约60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突尼斯文化部部长Mohamed Zin Alabidin先生出席新闻发布会并致辞,他指出突尼斯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欢迎开展多方科学合作与研究,

感谢DBAR-Heritage工作组在突尼斯取得的卓越的科学发现。他希望该项工作能持续开展,为突尼斯社会经济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