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社会 • 正文

“5.12”震后迁徙:111名北川学生的山东求学生涯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5.12”震后迁徙:111名北川学生的山东求学生涯

原标题:“5.12”震后迁徙:111名北川学生的山东求学生涯

记者/张涵

时针停在14时28分,十年没再动过。

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带走了87150人的生命,超过37万人受伤,它不仅是灾区的一场浩劫,也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之痛。

身体的伤口已经愈合,心却经常被再次撕开。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开启了心理救援的元年。十年后的今天,深一度(ID:bqshenyidu)记者深入四川多地灾区,历时3个月完成了这份灾民心理精神康复状况的系列田野调查。

人们无法抹去这段记忆,但可以努力抚平伤痛。

“5.12”震后迁徙:111名北川学生的山东求学生涯

北川职业中学遗址

111名学生,1549公里,十年前,这是一场因灾难而起的求学迁徙。

“5.12”地震中,北川职业中学的校舍塌了,一家山东的技校愿意提供帮助,让孩子们完成剩下的学业。从绵阳到德州,孩子们出川入鲁。

异乡并不是完美的“避风港”,要适应生活习惯的不同,面对学业的压力,最难熬的,还是对遇难亲人的思念。

十年之后,有人重回故里,有人扎根别处。又要到5月12日了,这日子让他们想起,大家同来自山东德州的那片校园,在那里,他们抚平伤口、长大成人。

“闹大了”

汶川地震中,牟星铭有两个从小一起玩的朋友遇难了。牟星铭坐在桌对面,努力回想他们的名字。由“叫什么”,退而回忆“姓什么”。

想了半天,依然说不出来。

“十年了,从来没出现过那个名字。”他解释道。

2008年5月12日,牟星铭还在北川职业中学汽车维修专业上高一,他是班里最调皮的学生,前一天拿着60元生活费返校,他去公园滑旱冰、买小吃,最后和同宿舍的6个同学,在网吧玩了一通宵的“流星蝴蝶剑”。

到了5月12日的中午,14时20分,牟星铭的网费花光了,他准备回学校,又碰见了两个同学,向他们借了一元钱。他准备再玩半小时,三点前赶回学校打篮球比赛。

打篮球在牟星铭的爱好中排第一,之后还有玩游戏,学习排最末。这个时间,如果不在网吧,他应该正躲在学校厕所和同学抽烟。

14时28分,快到北川职业中学上课的时间了。女生母松玲感觉有人在摇床,正要爬起来骂人,就从上铺被摔到了地上。在另外的宿舍楼,男生覃世文也从床上滚了下来。

网吧里,牟星铭打游戏正入迷,桌面开始晃动,他骂道:“谁打不过别摇桌子啊”,眼睛仍盯着屏幕。旁边的朋友对他说,不对,地震了。

牟星铭趴在地上,他想着:“地震了,应该不用上学吧?”晃动平息了些,他随着人们一些冲出了屋外

空气里全是尘土,什么都看不见。牟星铭抱住网吧门口的一棵树,不敢动。等烟尘散去,才看清周围的房子全倒了,路只剩一点宽。几个男生当场吓哭了。牟星铭这时才明白:“弄大了,肯定要死人的。”

北川职业中学二楼的宿舍已经塌到了一楼,覃世文是较早逃出来的,他顺着楼梯扶手滑到一层。

老师们开始组织自救,指挥学生把床单系在一起,从栏杆上垂下,在下面接着。女生宿舍都在四楼,母松玲拉着床单慢慢爬下来。她看到对面楼的一个女生,因为着急,松手太快,直接掉下去了。

从废墟挖出来的第一个人,政教处老师张丽君一时没认出。旁边的学生告诉她,叫刘强。印象中,这个孩子以前挺高的,现在看起来却很短。张丽君凑过去,刘强已经没法说话了。张丽君拿卫生纸擦了擦他嘴角的血,过了一会儿,男生一点动静都没有了,张丽君把一张纸盖在了他的脸上。

杨彬彬是跑的最快的学生之一,可还是被砸中了。他常和牟星铭一起打篮球。杨彬彬被压在了厕所旁的楼道里。看不见人,他们喊他,杨彬彬答应了,说想喝水。

被困在杨彬彬上面的学生之后对牟星铭回忆,到后来杨彬彬好像有点神志不清了,给他递出一块砖头说,有人给你打电话了。

晚上,幸存的学生们集中在县政府旁的一块空地上躺着。牟星铭不敢睡,在心里数着周围的响动。哪里垮了一块石头,他也算上,最后一共记了600多下。躺在他旁边的人,头上绑着一大块尿不湿,还在流血。第二天早上起来已经没了呼吸。

北川职业中学永远失去了一些人,90名学生和8名老师在地震中遇难。

“5.12”震后迁徙:111名北川学生的山东求学生涯

北川职业中学有90名学生遇难

年少离家

地震第二天,张丽君带着学生们转移到绵阳的九洲体育馆,地板上铺起了一排排红毯和被褥。在这里,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牟星铭的妈妈被房梁砸中了胸口,停止了呼吸。牟星铭脚上还穿着妈妈给买的鞋。妈妈惯他,初一时,他喜欢打篮球,家里条件不怎么样,妈妈还是给买了这双三四百的篮球鞋。

母松玲家的楼房埋在了山体下面,她父母当时就在家里,母松玲的姐姐从上海赶回来,在北川城找了十几天。最后,姐妹俩默认了父母离开的事实。

心里还难受着,又到了选择的时候。地震一个月后,班主任问大家愿不愿意去山东上学,“免费的,现在就要统计名单。”

援助的学校是山东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院长魏荣庆原打算资助40名学生,看到学校的情况后,他决定“能来的都来”。

最后有111人报名。包括张丽君在内的7名老师陪同。牟星铭也决定去山东,他没有任何可带的行李。临走前,爸爸去学校找他,嘱咐:“别再学以前一样,别惹事儿。”

6月14日,孩子们出发了。111个孩子占据了两节车厢。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坐火车。牟星铭坐在窗边,眼看着窗外的景色从山区变成了平原。

火车换轨的时候,总会引起起大家一阵紧张。车身一晃,覃世文的心里“咯噔”一下。睡在下铺的张丽君赶紧爬起来,旁边的人吓了一跳,“一看就是灾区出来的”。

这些镇上的孩子们大多没有出过远门,牟星铭最远去过成都,母松玲和覃世文没离开过北川。他们只知道,山东是“外面”。经历了34个小时的车程才明白,将要抵达的地方离故乡有多遥远。

经历漫长的车程,大家都有些蔫了。大巴车开进学校,有几千学生排着队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牟星铭有些不敢下车,“那个阵势太吓人了”。母松玲记得大家都胆小,下车时一个个都低着头。

刚到学校,谁都没心思上课。学校安排了一周的心理咨询课,讲的内容他们大都忘记了,“就是那些道理呗”。有没有用,他们说不准。

6月29日,院长带四川来的学生们去北京玩。大家都激动得不行。三点就起来,去看升旗仪式。牟星铭站在第一排,仪仗队就在他面前,母松玲和其他三个玩的好的女生在博物馆的炮台模型前合影,张开手掌放在脸旁。那几天,大家都暂时忘记了地震。

每天下午4:30下课,张丽君会把学生都召集到操场上,一起跳羌舞。大家都换上民族服装,男生穿蓝色,女生穿红色。这是母松玲每天最喜欢的一段时间。100多名川籍学生手拉手围成大圈,广播里放着羌歌。有些本校学生也会加入他们的队伍,圈子越来越大,一首接着一首,可以一直跳下去。

学校给了他们很多“特殊待遇”。有天,院长带他们到德州一家酒店去吃自助餐,学生们都傻眼了。张丽君好笑道,“别这样,丢人现眼的。”但大家还是忍不住长大了嘴,“哇,好多啊。”张丽君劝大家少拿一点,没人听,每个人的餐盘都堆成了小山。

孩子们习惯了四川的米饭,牟星铭觉得食堂煮得米饭半生不熟,于是试着吃馒头和饼。他看到很多山东同学就着大葱,也想尝试一下。“你吃不了”,他偏要吃一点,结果太冲了,实在受不了。

还有语言需要适应,以前在职中时,有的老师上课就用四川话,牟星铭觉得那样更好懂。他讲普通话会不自觉地带出四川口音,觉得很别扭。母松玲也不喜欢讲普通话,觉得自己说的难听。他们彼此都说方言,转过头再对山东的同学说普通话。时间长了,四川话讲慢一点,别人也能听懂了。

“5.12”震后迁徙:111名北川学生的山东求学生涯

同学们在山东跳起了民族舞

在异乡

最初的新鲜和不适应过去了,灾难带来的疼痛开始显露。

除去白天上课,牟星铭喜欢在晚上想事情。熄灯以后,躺在异乡的床上,又想起来“妈妈没有了”,想着就盖着被子哭。

大半年都是这样,只要闲下来,他就忍不住想地震的事情。想从网吧逃生的经历、想塌了的学校、想在体育馆寄宿的日子。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怎么就地震了呢?”

室友看他不高兴,就知道是在想以前的事情,有人去小卖部买点饮料和零食塞给他,“给给给,快别不高兴了,还有我们嘛。”

冯青山和他睡对铺,也在地震中失去了妈妈。两人关系很好,互称“黑娃”和“猫娃”。“黑娃”大牟星铭一岁,牟星铭觉得他比自己懂事。两人常常一起吃饭,点几瓶啤酒,一边喝一边聊,互相鼓励“要面对现实,自己要学一门手艺,至少把自己养活。”

母松玲所在的女生宿舍也会喝酒,气氛更低落些,“只要有一个人说到伤心的节点,一群人就开始哭。”

在北川擂鼓镇,村里不爱读书的孩子普遍打算混个毕业证,然后出去打工。母松玲和牟星铭也有过这种想法。

以前,牟星铭的愿望是早点离开学校,“只要不上学,干什么都行”。读初中时,牟星铭只爱打篮球,累了就上课睡觉,书也不翻开。有时拉着别人讲话,老师生气了,“如果你在教室里面,我就不上课。”

牟星铭有个哥哥在北川中学读高中,成绩很好。爸妈对两人的期望不同,只希望牟星铭“好好学一门技术。”上初中时,老师常拿牟星铭和哥哥比较,“你学学你哥,听话”。

这次,牟星铭真的听话了。

头一年在山东,他就被评为三好学生,“长这么大第一回”。上课他主动要求坐在第一排,后来因为个子太高才调到中间。他开始做笔记了,成绩也在班里排到了中等。别的朋友看见他这样不太适应,“你啥时候变这么听话了。”

牟星铭觉得,“变乖”最大的原因还是地震。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哥哥上大学还需要钱,“必须学个好手艺,分个好工作”。

2010年的地震纪念日,他在QQ空间写了一篇给妈妈的日记,标题是《亲爱的妈妈》,“以前我很不听话,让你操心我。我现在听话了,懂事了,你又看不见了。”

“5.12”震后迁徙:111名北川学生的山东求学生涯

在北京旅游时同学们的合影

再见北川

2009年春节,又是满满当当的车厢,100余人浩浩荡荡回到北川过年。

牟星铭的爸爸来绵阳火车站接他。远远看见,牟星铭眼泪就下来。半年不见,他感觉爸爸变老了太多,“看着太憔悴了”。

乘大巴到擂鼓镇,再走二十分钟才到家。牟星铭完全找不到路了,拖着行李箱走在前面,一直问怎么走,爸爸让他跟在后面。

村里全变样了。清一色的预制板房,门前都铺着一样的地砖,路口也差不多。回来好几天,牟星铭都不出门,怕找不见回家的路。

他回家才得知,地震后几个月,外婆也去世了。还有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两个朋友,也在北川中学遇难。他一直以为他们还活着。

没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是牟星铭最大的遗憾。地震后,因为流传北川会变成堰塞湖。家人不让他回家,匆忙把妈妈埋在了自家地里,后来才搬到公墓去。

回家后,他一个人去墓地看妈妈。呆了20多分钟,一直哭。遇到什么事情,他首先想到的还是妈妈。“如果她还在的话,什么事都能帮我解决。”小时候,队上种的玉米刚发芽,牟星铭路过全给踩了。人家找上门,回家跪着挨打,但妈妈没动手。以前抽烟被妈妈抓住,也只是掐两下就算了。

震后的第一次返校,心里就不舒服。到第二年再回来,牟星铭发现,对妈妈的感情受到了“挑战”。

2010年春节,牟星铭的爸爸再婚了,对方还带来了一个小女儿。办酒席的时候,牟星铭心里闷在房里不出去,后来姨妈讲了很久的道理,才勉强把他拉出去。那时的他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妈妈可以被人取代。

后来回北川工作,牟星铭也很少回家“就感觉这个家不是我的家”,和第二个妈妈的交流仅限于喊他去吃饭,应答一声。又过几年,他渐渐想通了,“大部分时间还是各过各的生活,我爸有一口热饭吃也就可以了。”

毕业那年回乡的时候,母松玲和几个家住得近的同学结伴祭拜。走在烧纸的途中,有个同学拍了下她的肩膀,叫她的名字,说不要难受。这话说出来,母松玲突然哭了:“就是她们多心了,其实我压抑得住的。”

在她心里,有时相信爸妈还活着,失踪不等于死亡。“不是有那种人吗,地震之后失去记忆,忘了自己是谁。”

毕业后,牟星铭打算在德州发展几年再回家。在那一年半,他负责汽车维修,和师傅也处的挺好。师傅常常带他一起吃饭,有时还会拿工资补贴他。

但牟星铭总感觉哪里不对。他形容自己“脑袋短路了”,那段时间特别想回家。每天没心思上班,最后觉得“不行,我得回去了”,经理提出的升职也留不住他。

回北川后,他当了两年交通辅警。每天很忙,处理交通事故,抓违章,但他觉得好玩。刚回家,师傅还打电话叫他回去,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觉得在家干啥都方便。

毕业后,覃世文面试上了威海一家公司,待遇很好。原本和牟星铭一样,准备积累几年再回家乡工作。后来他还在网上找过北川的工作机会,但都没有合适的。找了对象,便彻底留在了山东。

母松玲是一心想回四川的,原本学校留她任教,但她并不想呆在外面的城市,赶上北川摇号分房子,她索性回了家。

在张丽君看来,如果没有去外地上学的话,孩子们的生活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回来很多都是车子开起。如果不是地震让他们走出去了,可能很多人也就在农村了吧。这边职中毕业,一般就是打工。”

“5.12”震后迁徙:111名北川学生的山东求学生涯

111名学生在山东的合影

十年

2015年6月,汽摩学院毕业五周年聚会,50余名学生从全国各地回到学校。大家一起去海边玩,比着各种姿势合影。

牟星铭还是调皮,让别人把自己埋在沙子下,只露出一个头。大家围在旁边笑嘻嘻的。

他和同宿舍的5个人在景区前合影,“黑娃”比出健美的动作。还有个舍友抱着孩子站在最左边,如今,他已经有了二胎。牟星铭比在学校时胖了不少,隐约有了小肚子。

同宿舍的兄弟里,就剩自己和“黑娃”还没对象,牟星铭有点难过。他对自己的发胖有些恼火,在朋友圈发出和几年前的对比照,“要减肥,不然耍不到朋友了”。

时隔3年,张丽君再次来到老北川职中,这里已经被围起来,成为北川地震遗址的一部分。她特意挑了白天的时间,不愿意晚上来,天色暗了会觉得心里发毛。

站在老职中的废墟前,张丽君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哪间教室上课,哪个学生在哪里被困住。男生宿舍最高层的栏杆上还留着当年逃生的一截床单,红色和蓝色系在一起,接口处细得快断掉了。

牟星铭依然喜欢篮球,加入了绵阳的篮球俱乐部,但他已经很久没见到当年的球友杨彬彬了。杨彬彬被救出来以后截肢了,牟星铭说他还在打球,不过只能坐在轮椅上投几个了。

母松玲在一家茶叶公司做销售,接待客人常常需要化浓妆,穿羌服。艳粉的底色,黑边上绣着羊角花,她觉得比在学校时穿的好看。这天,她接待了周边一所小学的学生,教他们如何采茶。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她没来得及换衣服,被同事叫去开车。她是公司里开车很溜的。同事们挤在后座上。她熟练地倒车,用清亮的嗓音玩笑道“小朋友们坐好了吗?”大家笑作一团。

覃世文留在学校教授自己曾经学过的专业,在院长的资助下,在山东买了房。孩子已经一岁多了。一家人每年春节才回北川。每到5.12,他几乎都要转发一篇关于地震的文章。

最近,牟星铭又更新了写给妈妈的日记:

“时间真的很快,十年时间里我也慢慢长大了,25岁。这段时间刚把房子买了,就在新县城,挺好的。

就是有的时候特别想你,现在回想起地震前的点滴,满满的幸福,只是再也回不去了。我会好好努力的,您也不要担心,等耍朋友了给您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