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播出至今口碑收视双丰收,这样的历史大剧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是要原型的,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历史事迹介绍,司马懿黑化原因揭晓。
《军师联盟》播出时曾遭受质疑,有人将其称为是“司马懿的洗白史”。张永新回应称:“我们不仰视也不俯视,我们平视,我们拍的就是活生生的、鲜活的司马懿。”在《虎啸龙吟》中,司马懿将走到权力中枢里,在庙堂上的博弈将更加激烈,是否意味着司马懿要“黑化”了。吴秀波表示,这两部戏讲述了司马懿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拍一部戏难道要把人性的丑陋洗白吗?不是,我们就是要直面它。”
导读:《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播出至今口碑收视双丰收,这样的历史大剧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是要原型的,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历史事迹介绍,司马懿黑化原因揭晓。
在《三国演义》里面,司马懿主要干了两件事:
一是在诸葛亮六出祁山时与其斗智斗勇,虽说不止一次被蜀军打败,甚至险些命丧火海,但最后好歹还是在五丈原熬死了诸葛亮,让他收复中原,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化为泡影;
导读:《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播出至今口碑收视双丰收,这样的历史大剧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是要原型的,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历史事迹介绍,司马懿黑化原因揭晓。
诸葛亮登场
二是在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死后发动兵变(此次兵变史称为“正始之变”或“高平陵事变”)诛杀大将军曹爽等宗室把持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为其孙司马炎代魏灭吴奠定基础。
由于《三国演义》以刘备集团为叙事主线的局限性,对于司马懿兵变夺权后魏国内部发生的权力斗争一带而过,兵变之后司马氏父子就牢牢地掌控了曹魏的军政大权,直至司马炎登基称帝,一统三国。
事实上,高平陵事变的确让司马懿夺得了魏国的兵权,但还没有到足以代魏称帝的地步。司马氏代魏立晋,是在高平陵事变后,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的经营,在晋武帝司马炎手中最终完成的。
淮南三叛——魏国的反击
在此期间,忠于曹魏皇族的势力也并未坐以待毙,他们先后策动了三次军事反抗,意图挽救危在旦夕的曹氏江山。
因为三次举事的地点都位于淮南的军事重镇寿春,故而史书上称之为“淮南三叛”。
为什么是淮南?
各位回顾一下《三国演义》的情节便不难发现,司马懿在夺权前一直在和诸葛孔明斗法,也就是说,在魏国的军事部署中,司马懿负责的是对蜀汉政权的作战,而在当时吴蜀联合抗魏的国际形势下,魏国不得不面对东西两线作战。
既然司马懿已经成为西线对蜀汉作战的最高军事统帅,那么东线对孙吴政权的战争,则由司马懿派系之外的将领来指挥。换言之,淮南地区是司马氏力量的薄弱所在,镇守此地的将领大多是曹魏的保皇党,成为反抗司马氏的大本营。
王凌之乱
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以谋反罪名诛杀曹爽三族。此后不久,镇守寿春的大将王凌被晋升为太尉,位列三公。
导读:《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播出至今口碑收视双丰收,这样的历史大剧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是要原型的,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历史事迹介绍,司马懿黑化原因揭晓。
王凌,字彦云,太原人士,说起他的家世,绝对的名门望族,别的不说,他的伯父正是那位用美人计除掉了董卓的王允王司徒。王允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杀害后,他逃回老家,后来应曹操的征辟入相府为官,在魏国同孙权的几次大战中立下军功,受封南乡侯。
王凌早已官居三公之一的司空,足以与司马懿分庭抗礼,曹爽败了以后又晋升为太尉。王太尉和他那位伯父一样,铁了心要当旧朝皇帝的忠臣。眼见司马懿权势日盛,魏帝曹芳大权旁落,王凌与外甥令狐愚密谋,另立曹操之子楚王曹彪为帝。
嘉平三年,孙权下令封锁涂水,王凌以此为由,奏请朝廷出兵伐吴,意图乘机兴兵讨伐司马懿。
导读:《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播出至今口碑收视双丰收,这样的历史大剧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是要原型的,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历史事迹介绍,司马懿黑化原因揭晓。
因出兵的请求迟迟没有得到回复,情急之下,王凌派人把计划告知兖州刺史黄华,希望能得到援助。可惜王凌所托非人,他派去的使者杨弘和黄华一起向朝廷告密,司马懿遂亲率大军问罪。
自知不是司马懿的对手,王凌不战而降,在押赴洛阳的途中自尽,司马懿下令诛灭王凌、令狐愚三族,尸首示众以儆效尤,王凌等人意欲拥立的楚王曹彪也受牵连赐死。
剿灭王凌是司马懿生命中最后一次率军出征,同年六月,司马懿病重,梦见王凌的鬼魂索命,年逾古稀的司马懿在病痛和噩梦中去世。次年,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晋景帝)被魏帝加封为大将军,总领魏国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