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即日起施行。
《指南》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PED(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机上使用的运行政策与具体操作程序,二是在飞行员与乘务训练大纲中确定PED相关培训内容。这意味着,我国机上使用PED 进入实施阶段。从今天起,在东航和海航的承运航班上,旅客可在飞机上“名正言顺”打开手机了。

WiFi怎么使用?如何收费?
免费但需提前申请,有名额限制
对于开放机上使用PED,旅客最为关心的肯定是能不能上网?怎么使用?费用又是怎么收取的呢?
国外一些航空公司近年陆续推出了机上WiFi服务,并按照航班的飞行距离或不同的流量标准进行收费。例如汉莎航空在中短途航班上,每次行程分为3欧元、7欧元和12欧元的标准对应提供即时通讯(微信、iMessage等)、浏览网页、浏览视频的服务。在长途航班上则按使用时间或里程进行收费,标准为1小时:9欧元/10美元/65元人民币或3000里程;4小时:14欧元/15.50美元/100元人民币或4500里程;全程(不超过24小时):17欧元/19美元/125元人民币或5500里程。
那么国内的航司又将如何执行呢?记者从东航方面了解到,截至目前,东航能够提供空中WiFi 服务的空中互联机队规模已达到74架,覆盖全部国际远程航线及166条国内重点商务航线。如旅客选择乘坐东航提供WiFi服务的飞机,可在舱门、机身、客舱内部发现WiFi标识。
在费用方面,东航目前免费对旅客开放使用(限100名),旅客可提前通过东方航空APP或东航官网申请登录密码,并在登机后打开手机WiFi功能连接东航空中互联网络,体验空中社交通讯、视频通话、空中购物、旅行预订、获取新闻资讯等上网服务与全球领先的空中实时支付服务。
使用PED需要注意什么?
对大、小型PED有不同的规定
东航旅客可在飞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和规定尺寸内的便携式电脑或平板电脑、电子书、视/音频播放机和电子游戏机等小型PED。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需打开飞行模式,关闭蜂窝移动通信功能。而不具备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等设备,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此外,超过规定尺寸的便携式电脑、PAD 等大型 PED 仅可在飞机巡航阶段使用,在飞机滑行、起飞、下降和着陆等飞行关键阶段禁止使用。
另外,出于客舱安全考虑,在飞机滑行、起飞、下降和着陆等飞行关键阶段,移动电话、电子书等小型PED 不允许连接耳机、充电线等配件。而助听器、心脏起搏器以及其他不影响飞机导航和通讯系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电子设备和装置可全程使用。
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
低能见度和疑似受到干扰时禁用
根据《指南》,在我国,机上使用PED总的原则要求是:“合格证持有人认为使用时不会影响飞机导航和通讯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指南》指出,如需要,合格证持有人应对特定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情况验证后决定是否开放使用。
《指南》中也特别提到:在飞行期间,当机长发现存在电子干扰并怀疑该干扰来自机上乘员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时,机长和授权人员应当要求其关闭设备。
在《指南》关于PED特殊情况使用限制中提到:在低能见度飞行阶段(II类与III类进近和着陆及低能见度起飞),或飞机疑似受到PED干扰时,禁止机上使用PED。对此,东方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等航司表示也将按照《指南》要求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