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部印度的电影在国内上映,5天收获1.28亿票房,豆瓣评分8.1分。除了口碑和票房,这部电影去年在印度上映时还引发了观影热潮和社会讨论,更一举拿下有“印度奥斯卡”之称的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影片,饰演男主角的伊尔凡·可汗也斩获最佳男主角。
这部电影就是由萨基特·乔杜里执导,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等主演的《起跑线》。
不同于《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影迷中引起关于女性意识、男女平等话题的讨论,《起跑线》关注印度的教育体系,从而引发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贫富阶级分化等问题。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伊尔凡·可汗饰演的父亲拉吉是个生活在印度德里的服装店老板,他和太太米塔为了让女儿读最好的私立学校,不惜一切代价,但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他却放弃让女儿进入私立学校,并一针见血地点出印度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已经沦为生意。”
片中拉吉和米塔这对夫妇,住豪宅、开好车,家里还有保姆,在物质上“不差钱”,属于印度的“中产阶层”,然而,两人从小都是在公立学校读书,没有接受过太高的教育,在精神层面还无法真正融入到上流社会的圈子里。两人还经常因为一个英语单词该如何拼写而开玩笑。所以他们就想让自己的女儿能够进入私立学校,能够用英语和别家孩子交流。片中妻子米塔说:“在这个国家,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阶级。”
说印度语被上流社会小孩嫌弃。
作为印度主要语言的印度语受到上流人士的歧视,英语则被视为身份的象征。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到排名前五的私立学校,众多孩子家长彻夜在学校门口排队,通过各种手段打理关系等等。影片中所触及到的教育问题,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在情感上更能引起共鸣。
而宝莱坞电影一个很重要的法宝就是故事讲得扎实好看,格外擅长对于剧情戏剧化的编排处理。这也是观众为什么看《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这种现实题材,仍然看得热血沸腾。
《起跑线》在故事的戏剧冲突上也是一波三折,为了将女儿送入最好的私立学校,拉吉和米塔这对夫妇可谓经历了一番折磨。
1.买“学区房”
作为德里最好的私立学校,德里文法学校对于招生有一个条件:必须是住在学校周边三公里以内的学生才能申请。拉吉夫妇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上演了印度版“孟母三迁”,搬离了之前的旧市街,在私立学校周围买了一套“学区房”,从而有了申请条件。
2.接受培训
虽然搬进了豪宅,但拉吉夫妇还面临着各项考核,因为两人学历水平都较低,无法融入到上流社会的朋友圈,只能通过一些速成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谈吐、思维、衣着品位等。
3.骗贫困户指标
在经历过各种培训之后,女儿却因为自己学历低被私立学校拒之门外。夫妇二人打听到,私立学校每年都会留出25%的名额给贫困学生。无奈之下,两人想起了“歪招”,假装贫困户来骗取名额,从豪宅里搬到了贫民区。
4.装穷人
因为私立学校要对申请贫困名额的家庭进行家访调查,拉吉一家就在贫民区装起了穷人。用穷人的方式工作、生活。最终,女儿顺利通过考核。
━━━━━
关键词
喜剧
在探讨印度社会关于教育、阶层等严肃的社会问题时,导演运用了大量轻松幽默的喜剧方式去消解题材本身的沉重。
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拉吉夫妇假扮别人的生活,因此闹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笑话。
片中大多数喜剧部分,都是因为主人公在身份转换后的“反差”造成的。
当拉吉装扮成上流社会的人时,在派对上出尽洋相,与别人交流时也显露出自己的种种窘态。为了假装去国外度假,竟然跑到摄影馆“摆拍”照片,只是为了将照片发到社交平台让其他家长看到。
当拉吉一家假扮成贫困户时,也是无法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当第一次接受家访时,拉吉夫妇差点穿帮,正当他们不知如何圆谎时,不知情的邻居却圆满化解。
这种身份转换带来的反差在为观众奉献足够多笑料的同时,更是深刻反映了印度社会在教育、阶级上面临的问题。
歌舞场景
歌舞场景算是印度电影的一个标配,也是印度观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桥段。在《起跑线》中也有三段歌舞场景,但这三段歌舞并非以往印度电影中那种强行插入影片叙事中的,而是与影片叙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影片叙事的一部分。
第一段歌舞出现在皮娅的派对上,爸爸拉吉带着皮娅在派对上跳舞,表现出与上流社会的格格不入;
拉吉带着孩子在派对上跳舞,旁边的上流社会人都一脸嫌弃
第二段歌舞出现在公立学校,贫困孩子们为了改造学校一起劳动,充满了欢乐;
第三段歌舞出现在顶尖私立学校的开学典礼上,一群公立学校的孩子在舞台上尽情表演,讽刺了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用扫把、桶之类的物品进行表演
选角
从开始写剧本的那一刻起,男主角伊尔凡·可汗就是导演的第一选择,没有找过其他演员。
但女主角的选角稍微费了些时间,当时导演在印度找了一些女演员,但觉得都不适合。
后来导演在看一场巴基斯坦的表演时,看到了巴基斯坦演员萨巴·卡玛尔,接触之后觉得这个妈妈的角色就是她。片中有一场萨巴需要穿性感睡衣的镜头,在拍那场戏时她非常紧张,因为她很担心巴基斯坦的观众看到这个镜头之后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