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影视 • 正文

我不是药神背景故事陆勇案是怎么回事?陆勇事件始末陆勇为什么无罪释放?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我不是药神背景故事陆勇案

我不是药神背景故事陆勇案

我不是药神背景故事陆勇案是怎么回事?陆勇事件始末陆勇为什么无罪释放?在IP当道、颜值开路的国内电影界,很多人看来是烂片的电影,票房特别好。反而谈论社会负面的电影,真正的好电影一直奇缺。直接原因就是两个字——审查!

然而在今年年内,就有这样一部少有的华语片过审、定档。 它的名字就是——《我不是药神》,又名《印度药神》、《生命之光》。

我们总是羡慕印度能拍出《摔跤吧!爸爸》、《起跑线》;也经常眼红韩国有《熔炉》、《素媛》……那些平日为我们所调侃的国家,上映着一部接一部敏感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揭露着国家的黑暗、制度的残缺或是当局的腐败,他们用镜头做武器,推动整个社会向更光明处前行。

我不是药神背景故事陆勇案

我不是药神背景故事陆勇案

如今,我们终于不用再艳羡“别人家的电影”了,因为我们的导演也拍出了一部影射现实,反思体制的良心电影——《我不是药神》。

影片根据真实的“陆勇事件”改编,由青年导演文牧野执导,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监制之一——著名导演宁浩曾打算亲自操刀本片,但作为“坏猴子电影计划”的创始人,他最终将这个项目交由新锐导演文牧野,并退居二线扶持新人。

《药神》聚焦前些年热议的“天价药”、“贩售假药”等问题。背后也是有个原型,他就是陆勇。陆勇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陆勇最后为什么被无罪释放?

2002年,陆勇被检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随后开始服用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格列卫”抗癌药。此药可使病情稳定,维持正常生活,但是需要持续服药,每盒(120粒装)的售价为23000-25000元。

2004年,他偶然得知印度在生产“格列卫”的仿制药,价格却只有3000元。试吃一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正常。他将“喜讯”告诉了慢粒白血病病友。起初,因为担心法律风险,他拒绝替病友直接购药。

  2011年8月,在多位病友及印度制药公司的建议下,他购买了三张有国际汇款功能的信用卡,病友们将药款打入卡内,他再转汇给印度制药公司。团购的仿制药仅为200元/盒,陆勇也被称为抗癌药“代购第一人”。

也正因为这一段帮助病友购药的经历,政府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两大为罪名,正式起诉陆勇。

最后迫于舆论压力,司法机关宣布免除陆勇的所有刑事处罚。这件事当时造成不小轰动,“抗癌药主要以进口药为主,售价几乎都是动辄上万元,而又未被国家纳入医保,病人吃不起,‘一人得病,全家返贫’。

一句话描述这个事件:最讽刺的最心酸,最荒诞的最现实。“天价药”的成因确实复杂,它并非是黑心药商坐地起价,而是包含太多中国国情以内的因素。

我不是药神 更多>>

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访,打破了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人生,他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收获巨额利润的他,生活剧烈变化,被病患们冠以“药神”的称号。但是,一场关于救赎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