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1月13日9时48分,在工农大路与延安大街西二胡同交会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女子在过马路时突然滑倒,被一辆行驶的越野车拖入车底。
长春女子被拖车底怎么回事交警和市民将伤者救出。
据了解,事发时这名女子正在斑马线上由北向南横过工农大路。当她穿过机动车道马上达到南侧的辅助车道时,一辆白色越野车正好从辅助车道并线准备进入机动车道。该女子看到这辆越野车后准备避让,结果脚下突然一滑,摔倒在地。越野车继续行驶时将该女子拖入车底,幸好当时车速并不快,及时刹住了车。
事故发生后,越野车驾驶员下车发现该女子被卡在车底,无法自行爬出。一分钟后,正在路口周边执勤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朝阳区大队两名民警先后赶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后,两名民警组织旁边的好心市民一起将车抬起,把卡在车底的女子救出。民警又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把该女子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经医院诊断,该女子胳膊骨裂,没有生命危险。目前,这起交通事故正在调查处理中。
长春市交警部门提醒,冬季里行人穿着比较厚,行动较慢,驾驶员要提前注意行人的动向,必要时适当鸣笛或者使用灯光警示。行人在通过灯控路口时,一定要按照指示行进,当路口没有灯控时,行人也要先确认进出路口车辆的动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通过路口。
开车如何避免盲区随着现在的汽车量越来越大,开车出门是越来越普遍了,但是对于安全来说,盲区确实很多事故的起源,所谓的汽车盲区是指驾驶人在驾驶座位上,但驾驶员的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的观察到的区域,所以盲区的存在会给驾驶人造成驾驶的判断失误和操作不当,从而导致不良后果。
前盲区:一般为引擎盖前看不见的区域为前盲区。造成前盲区的原因有几个因素:车身、座椅的高度、车头的长度、驾驶人身高等都会产生影响,如果没有把握好前盲区的距离,就会很容易的出现事故,尤其是追尾事件
后盲区:是从车的后门开始向外侧展开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左后视镜观察从车尾2.5米与从右后视镜观察从车尾4.0米范围内也是后盲区经常出现问题的区域。特别是在倒车时一定要观察好后盲区的具体情况
A柱盲区:小汽车一般每侧都有三个立柱,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就是A柱。汽车在驶入弯道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员的视野都会被A柱盲区所遮盖,这样就造成了视野上的看不见
内轮盲区:就是汽车在转弯时,前侧内轮转弯的半径和后侧内轮转弯的半径的差,这部分区域就是内轮视野的盲区。对于像卡车,或者,大客车这种车身长的大型车来说,往往是车头转过去了,而车身由于过长为完全转过来,造成司机的误判,一般小汽车的内轮差大概是1米,而大车的则会产生2米的内轮差
超车盲区:在超越前车或者在与对向的车辆进行会车时,驾驶员对于后视镜的视野往往会出现看不清前车或者来车的前后情况,尤其是在超越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时,超车的盲区会更加的大
泊车盲区:这是个容易造成事故的高频点,尤其是在两车之间进行泊车时,因为两边紧挨着其他的车,再加上后视盲区比较大,而且如果是对于座位比较低的车辆后视盲区更大,在停车或者倒车的时候更容易造成事故
固体物体盲区:这主要是在行人道、自行车道与汽车混行的区域较容易发生,尤其是在街道的转角、巷口,小区出口,胡同的出入口,立交桥的桥桩后面都是比较容易出现固体物盲区,司机若是的不集中精神就会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因为这些地方特别容易随时的出现行人、自行车和汽车
灯光盲区:灯光盲区主要是在夜间发生,绝大多数的汽车其汽车前灯都是随着车头的转动而转动,这样就会出现比车轮的转向慢一拍的现象,在夜间就是灯光滞后到达,所以当开车时如果车速过快,当灯光射到的时候车就很有可能已经撞到路边的行人或者物体了。灯光盲区在车辆连续转弯时更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