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晚间,在银监会公布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违规发放贷款案件被罚4.62亿元后,浦发银行(600000.SH)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公告,到底怎么回事呢?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

1月19日,据银监会通报,因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银监会处以4.6175亿元罚款,改行原行长被开除,被罚款50万元人民币,并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是的,你没看错,向空壳企业授信!
浦发银行为何要授信空壳公司?自然,损人利己的事情,浦发银行是不会干的。
据银监会披露,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掩盖不良贷款。具体来说,就是成都分行通过对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为了向空壳公司授信,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使出了“十八般武艺”,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
而为了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浦发四川分行还采用了一招“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具体如何操作空壳公司掩盖不良贷款?有媒体揭露了该行让人瞠目结舌的腾挪大法:
“比如A企业在A银行已经欠息,按理应进入关注类贷款。不过,B企业将A企业用1元钱收购,股权过户后,A企业的债务由B企业承担。”
“A银行再给B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还可以要求B企业追加担保品等,B企业再用该笔贷款资金偿还A欠银行的息。”
经过这样的腾挪,可能逾期的贷款就成为正常的贷款,高达1493个的空壳企业,也就由之产生。
讽刺的是,长期以来,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长期不良贷款为零”,连续4年被评为内控监管“优秀”。而因领导有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还获得过“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称号。
>>>下一页更多有关“浦发银行被罚4.6亿原因”内容

那么,这个四川分行的原行长王兵有什么能耐呢?
据说,王兵胆子特别大,在钢铁业不景气,许多银行对这个产业的信贷避之不及的时候,但浦发成都分行却为钢铁业贷出6个亿。不到半年,钢铁价格上涨,这笔贷款为浦发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在王兵的领导下,四川分行上在信贷业务上的胆大作风一直得以延续,外界纷称,浦发成都分行以“投行”模式经营银行。
毫无疑问,银行走“投行”模式,经济周期和政策调整的风险几乎如影随形,大量呆账坏账也随之而生,尤其在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这一情况尤为严重。
据财新网报道,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最终形成不良资产在100亿左右。
“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银监会对浦发成都分行的“胆大”行为,如此总结。

另外,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是,当这起案件在2017年4月5日,因一篇名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文章而曝光的时候,浦发银行否认文章所曝光的内容,并称将对造谣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因此,也就难怪银监说,“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看来,整治银行业乱象,何止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