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军事 • 正文

中国引进安225并非为战略投送 可空射高超音速武器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南宁网

当1991年苏联解体时,很少有人会预料到前苏联在冷战时代制造的一批超大型运输机日后会成为空运市场的宠儿。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超大型货物空运业务已经演变成一个蓬勃发展中的小型行业,日益时效化的全球市场分工合作和全球反恐战争的运输需求加速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所以现在当你需要空运一件747货机装不下的货物时,就必须租用俄罗斯或乌克兰的安-124"秃鹰"或者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25"梦想",除非你能请得动美国空军的C-5"银河"。

目前全世界仅有一架安-225存世,由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公司经营。这架飞机在1988年底首飞,在1993-2000年苏联解体后的困难时期处于休眠状态,之后经过翻新重返蓝天。安-225的性能数据令人惊叹:内部载油量相当于14架波音737-800,最大起飞重量达640吨,安装六台进步设计局的D-18涡扇发动机,总推力近140吨。安-225的机身长任何其他飞机都长,翼展88.40米,仅次于休斯H-4"云杉鹅"。

苏联解体时第二架安-225已经制造了70%,大部分机身和机翼已经完工,最后由于乌克兰经济状况不佳无法完工,于是一直停在基辅的机库中。乌克兰方面也一直为这架安-225的出路挠头,试图寻找投资方合作来完成这架飞机。每隔几年就会爆出安-225已经找到买主的消息,但最后都被证明是安东诺夫放得烟雾弹。

直到2016年8月30日,安东诺夫公司宣布与中国空域产业集团就"安-225"相关问题达成合作协议,双方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向。协议规定双方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乌克兰将生产第二架改进型"安-225"出售给中方公司;第二阶段,根据安东诺夫生产许可在中国联合批量生产该型号飞机。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