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西路一环桥底东往西方向路面发生塌陷。发生塌陷原因是什么呢?有人员伤亡吗?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
2月7日晚8时左右,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西路一环桥底以西约300米处路段发生地陷。
当晚11时,羊城派记者赶到现场发现,地陷路段发生在季华西路一环桥底到佛山国际卫浴城附近路段之间。根据记者在现场初步观察,地陷面积宽广,双向8车道的道路,连同道路中间的隔离带,以及北边人行道均发生塌陷。地陷面积约有2个篮球场大,深度起码6-7米,沥青路段大块脱落,地下管道和路灯全部掉入坑中。
目前地陷原因官方尚未公布,由于地陷路段是佛山地铁二号线施工路段,不少市民怀疑,地陷原因和地铁施工有关。地陷中是否造成人员伤亡?截至记者发稿时,官方尚未通报相关情况。
禅城交警7日晚22时消息称,目前,季华西路一环桥底西侧300米处出现路陷,具体原因和抢修时间待交通部门公布。为确保安全,交警现时对季华西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1、季华西路(一环桥底-陶兴路段)双向实施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
2、一环东侧出口仍然开放,车辆可从一环右转季华西路由西往东通行;其他出入口已封闭。请广大司机绕行至南庄大道、科润路通行或从一环其他出入口通行。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消息,因季华西路一环桥底东往西方向路面发生下陷,塌陷面积约200平方米,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现场已实施围蔽,交警及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正在疏导交通,研究抢修方案,现季华路一环桥底双方向实行紧急封路,请过往车辆提前绕道。
>>>下一页更多有关“路面塌陷原因”内容#p#分页标题#e#
一、路面塌陷
我认为,主要是由于路面结构下部出现空洞或路侧发生滑移,导致下部结构对路面和车辆的支撑力不足而产生的、道路中间或路侧边坡出现大面积坍塌。(其主要受路面结构之外的因素影响)
1.城市道路以前者病害(道路中间坍塌)为主。由于城市道路地表以下有很多管道和管线,在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对上部路面结构支撑力不足时,很容易出现塌陷。如下图所示。(4.21杭州交警手拦车辆后路面坍塌也类似于此)
这种塌陷的原因主要包括:地表以下的管道损坏、地底隧道或通道的支撑结构受损、管道回填土遇水后承载能力降低等等。预防措施要对症下药,要尽量避免各种支撑结构的破坏和防止水分侵入回填土。主要预防措施:(1)一定要避免水分侵入各种管道的回填土层。要做好事前预防控制。一旦发现水分遗漏,必须封路进行维修。(2)管道或通道的支撑结构要定期维护和检查。现在的检查手段很先进了,用探地雷达就可以定性的看出路面结构内部的空洞。
2.我国的公路出现路面坍塌,主要以后者病害表现为主,即路侧边坡坍塌,常发生在填方路段
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于填方路基受雨水冲刷、地下水位升高浸泡、承受的车辆荷载加重或遇到其他地质灾害等出现了失稳所致。预防措施应在设计阶段就做好边坡土质的调查,并应通过计算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挡土墙等措施。主要预防措施:(1)设计阶段应该对填方路段、特别是高填方路段做好工程地质调查,针对当地土质进行路基填筑土的材料设计,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的话,应更换填土或掺加固化剂等材料改善路基强度。(2)高填方路段要做滑坡验算,要保证最不利季节时也无滑坡危险。(3)做好排水设计。地下水位较高时,路面结构内部应设置排水结构层。路基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要设计合理,最大化保护路基。